「明晚,我们要出摊了。」
——
翌日子时,孙嫂还在店内整理柴篮时,小顺子已跟着沈行挑着两桶热汤,步行穿过坊口,往西市而去。
「我们为什麽不等白日?」
「因为夜市才是真正的民声所在。」沈行平静地说,「白日有官,夜里才有民。要知道什麽人愿意掏钱,就得去看他们在何时最愿意停下脚步。」
西市杂闹,两侧摊贩灯火昏h,有叫卖糖饼的、贩衣布的,也有蹲地替人写信画符的。
他们找到一处靠近路灯口的小空位,铺布、置瓮、点灯。
不远处,一名摆香粉的小娘子正被两名年轻客戏言纠缠,小顺子有些不安地低头,不敢看。
沈行却一边装汤,一边低声说:「这里没有尊卑,只有眼光。你若敢开口,这汤就会有人喝。」
小顺子学他喊:「三文补汤,一文咸汤,新熬热汤不隔夜——!」
声音细,但还是有路人回望。一名挑担老者停下脚步:「夜里也卖汤?还挺香……来一碗试试。」
一传二,二传四。不到半个时辰,小瓮汤便见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