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想理解原意,你知道那句开头的散诗是用甚麽视角写下去的吗?」

        「主角?」

        「答对了。」

        「那为甚麽要用扮演这两个字?」

        「因为当他意识到自己是被愚弄最深的那个人时,他觉得他像个演着杀戮戏码的演员。」就在我这样说完之後,又继续解释着另一段话「而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卡库希认为胡乱的相信他人的三言两语,就像在冬天里幻想春天的傻子一样。她又接着继续翻着後面篇章的开头以及结尾,我连忙阻止说道「欸不是,你都还没看完不是吗?你看那些散诗有甚麽意义?」

        「因为我还有问题想问你。」她确认完尾页所有有出现在篇章开头与结尾的散诗或者称作语录後,又继续问道「这是甚麽意思?」她有疑问的那个篇章开头与散诗这样写着:

        在雨里寻找真相的儒者,美丽的像那渴望血的玛莉。

        羡儒厌己忽功成,何其不愚乎,莫也;忌於心生止不怒。

        我念完这两句话不解地说着「怎麽了?哪里有问题?」

        「我想问你,卡库希写的结尾诗是用甚麽视角下去写的?跟开头诗又有甚麽关联?」她好奇地看着我问道,只不过我没想过她居然是我问我视角,而不是问这句散诗是甚麽意思,只不过仔细想想也合理,毕竟一首诗里居然撰写出了两种视角,我想她应该是不明白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说的,於是我解释道

        「他以及反派,从莫也开始那边就是反派的视角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