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现在当然有的是钱,刘子遥想得问题是为什么富人年纪大了点总是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呢?

        遥想当年,杨兰的父亲一穷二白,刚改革开放那会,他一个人踹着些钱跑温州去做服装生意,他有一年最穷的时候都睡过桥洞。在睡桥洞的那段日子,他天天想着挣钱,想着发财。

        杨兰的父亲如果不跑浙江去做服装生意,只在永春的乡下做农民,他的生活一定会很平谈,很普通,种着自家那些地,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通过媒人介绍娶一个妻,娶一个普通的女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可是问题是当时杨兰的父亲并不这样想,他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改变现状,他不愿做永春的农民,不愿老死在自己菜地里,他要成功,他要发财,于是他选择了去浙江做服装生意。

        在很多年前,杨兰的父亲成功了,在永春创建了自己的企业,过了六十岁之后,他便把自己的公司交由女儿杨兰打理。杨兰不但把公司越做越大,还凭空做大了几倍,已经到了很少人可以挑战的地步。

        这时杨兰的父亲竟想回归普通,想让自己的女儿回归女农民的普通,想让自己的女儿做回普通女人,天天做做饭,给孩子喂喂奶之类的。

        这又何偿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你的青春可以自己作主,凭什么女儿的青春就不可以自己作主?硬要自己女儿回归普通家庭妇女的角色?

        杨兰的父亲年青之时是穷怕了,但他不穷之后便仿佛忘记了穷苦日子的生**验,在没有改革开放之时,当时他一家除了他还有两个哥和三个妹妹,基本连饭都吃不饱,他仿佛将这个事忘记了一样,竟想要自己女儿回归女农民的角色。

        刘子遥不能理解杨兰的父母就像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一样。总是说平谈是福,事实平谈未必是福,尤其是时间发展到现在,平谈意味着你要找一个思想平谈的女人,否则就很有可能被女人骂为没用,没有出息。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平谈的生活,尽管不适合平谈生活也过不了大富大贵的生活。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其实都怀有浪子情节,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存状况,这种生存状况五零后以六零后是明白不了的。

        杨兰打来电话说:“我早上去过医院,我爸下午还好吧?我下午公司有点事就没去医院,我打算明天早上去。”

        刘子遥说:“气色不错,好是很好,但他们不想看到我,连我买的东西都不收,还不让我进病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