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编程的人都知道,如何用程序在计算机上输出一条线,那就从一个点重复输出到另一个点,两点就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因此在显示器上,我们都是以像素来做为最基本单位的,如果想要表示一条线,就画无数个点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画一个面,那就画无数条线就可以了。

        这个我们在上初中几何的时候都学过的线是由点组成,面是由线组成,体是由面组成。所以说在几何里面,无论是一个多么好看的体,无论是一个多么好看的面,我们都可以把他打散成为无数个“点”。这个“点”就是“线”,“面”,“体”的基本元素。

        而一个动画或视频,就是由无数个连续面组成,这个我们都不难理解,而这每一个面在电脑中我们都称为关键帧。最终也是可以转化为“点”的。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需要在现在的cpu架构上,完成软件的运行,离开了二进制,还真的暂时无法做到。

        前世有些理论家和空想家都提到了采用三进制的计算机结构,有些文章里还提到了前世前苏联5、60年代,有科学家制造出了比二进制计算机运行更快、更稳定。发热量更小的三进制的计算机,却因为官僚主义的愚蠢使得这一成果烟消云散。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事情的真假,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当时所处的状态-----冷战时期,不错当时地球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正处在对抗状态,而大型计算机早已在科研机构存在久也,所用的结构正是西方国家的二进制。

        对于对资本主义国家仇视的前苏联,怎么可能因为三进制的电脑而强行终止呢?如果真的研发出来,恐怕立刻就会严密保护起来,毕竟科研机构大部分都依赖计算机的,不可能每一个项目都申请调用超级计算机吧?

        而且作为军事力量强大的前苏联,所采用的cpu和计算机却是被他们所宣称的低效能的二进制,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能有自己的一套电脑架构,怎么会不采用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吗?尤其是还在军事对抗的时候?

        我们再从电路的实现方面来说,如果采用三进制,那么就意味着除了0和1之外,还需要一个中间值,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称之为-1,三进制在我们的纸面计算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落实到具体电路怎么办?

        0和1我们可以用高低电平来表示,那么-1呢?或许有人看到-1,就觉得用负电压来表示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确实,负电压能非常容易地通过电路实现,甚至我们使用的很多机器里都有负压电路,但是,利用负压是为了确保电路能实现设计者的目的,那么,在计算机里,cpu怎么识别这个负压呢?

        众所周知,二进制的cpu的内核,也就是指令集是通过光刻的手段,直接‘雕刻’在硅基芯片上的,那么,请问这个-1用什么物理材料来表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