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一所先驱艺术学校,包浩斯对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工业之间的独到见解及教学方式为欧洲和美国带来深远的影响,创立者为现代建筑大师。包浩斯前後驻紮於德国三个城市:威玛1919—1925年、德绍1925—1932年、柏林1932—1933年。20世纪诸多才华出众、具有代表X的艺术家及设计师,如艺术家、,设计师,都在包浩斯任教或者就读过。
该学校信奉功能主义之余力图保留物品的雅致,使美感与实用X相结合。考虑到制造业产品的呆板乏味及艺术在社会中的模糊位置,包浩斯尝试把艺术与制造业结合,使生活中的设计焕发生机。它的课程非常重视以简约的几何形式表现实用主义,并结合艺术与工艺为现代工业社会解决问题。
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简洁有力地阐明更少的设计带来更好的设计,是现代设计之父及其学生遵循的设计法则。在多个设计领域皆有贡献,对众多年轻设计师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第一个打造现代企业完整形象的设计师,结合功能与美学的先行者。而建筑师是包浩斯的一个核心人物,用极简手法和现代建筑材料推进了艺术的现代化。正是他让这一法则为世人所认知,成为经典的设计与生活格言。
更少,却更好
「更少,却更好」是对自己作品的形容。他为德国知名家电品牌Braun设计出许多经典的产品设计,成为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他的许多设计,诸如咖啡机、计算机、收音机、视听设备、家电产品与办公产品,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在他的作品上很容易发现包浩斯风格的痕迹:简洁却深刻,实用又好用。苹果的首席设计官便受到Rams的设计影响,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产品设计。而他的十个好设计准则,又称设计十诫,为「怎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个难题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答案」。
东方茶道的灵修/吴菀菱
每天一壶茶,快乐似神仙,茶的味道回甘,香淳,饮之则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文山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是以茶叶为主题,我也想去那边看参考书,写一本自己的饮遍茶种史,从冲泡到手摇饮的文化财,这整个E世代,以茶叶度过拔苦与乐的普通日子。
我喝过各式东方茶叶和西方水果茶,自己泡过蛋N茶和柠橙红茶,也把蜂蜜,黑糖等加入茶饮,多方实验只为饕餮自己。做了笔记,喝了哪种新茶类,就记载下来,从安眠茶到减肥茶,各种的酿茶方法,不知上哪里去研究,这些杂牌茶,不入主流书。
铁观音是用老叶做成的红茶,乌龙茶香如老人茶,高山茶非常的淡定,白毫乌龙很细研,蜜香红茶亦极细瘦如丝,金萱茶一泡烫叶子即迅速展开。品茶,则龙眼红枣入茶为桂圆滋补身T,尚有各种中药材煎泡而能成茶饮,真是神奇,妙滋味。有人以金菊入茶请我喝,称为丝路,真是一趟化缘之行,也很好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