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臓。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於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於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於外,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观於冥冥焉。通於无穷者,可以传於後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於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
倪师注:
h帝问,星辰与八正,到底是什麽用途呢?
岐伯回答道,星辰者是控制日月运行的,八正者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天地八节司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各节之风向。
正风即季节中所应吹之风,如遇方向不对之风,即为邪风,这是以时节来判断风之正邪。四时乃分春夏秋冬,这是天气正常变化所在,利用四季的变化来调和生、长、收、藏之功。凡八风中属於不正常之风,人须避之,违它必伤五臓。如医师能适时察知其入T内,即去除病邪,则病必不入五蒆之中,不会造成大害了。故有云:天忌之期,人不可不知也。
h帝说,答得好。星辰之法度,我知道了。请说明如何效法古之圣贤?
岐伯回答道,若要效法古者,首先须了解《针经》。透彻了解之後,再来试验《针经》於患者。先知道每日气候的寒温、月的盈亏,用此来诊察经脉中气之浮沉,调和其异常,观察其是否立有效果。常人表面上看不出气血之盈亏,T内病邪之所在,唯有高明之医师可察出。再利用天日之温差,月夜之盈亏,四季之常规,互相参考且合而为一的施用正确的调和方法。
高明的医师,常於病人尚未显出现症状时,已事先察觉出病之所在,这就是「观之冥冥」。能通达此理的人,方可将医术传之後世。这是明医与庸医之所别也。庸医无法感受其间微妙之处,即令见也见不到,尝之也不知其味,好像神佛一样,不易察觉其真实存在,故亦曰「冥冥」。
课堂笔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