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三Y三yAn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Si矣。」如果这个感冒让三Y三yAn通通受病,气血不能循行,受到堵塞,五藏之间没有办法相生与相制衡,为Si症。当出现Si症时,我们还是要尽量放手一搏,尽量救。
23.“其不两感於寒者”,就是前面已经伤於寒了,後面还有寒从外面进来,对病情推波助澜。
24.「七日,巨yAn病衰,头痛少愈。」一般来说,病在太yAn的话,人会在七日——即六天以後的第七天开始,不传少yAn了,它就慢慢自己解掉了,这是不两感於寒者。
25.「九日,少yAn病衰,耳聋微闻。」到第八日,耳朵聋的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26.「十日,太Y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腹胀的程度就慢慢减下来,回到原来的状况,开始想吃东西。
27.以上这一段讲的是病程演进与退去的过程。在治病时,例如病程还在少yAn,你一剂处方下去,病人变成太Y症,代表第一种可能是你的药力不对;第二种可能是他没有立刻煮和服用这个药,两天以後,病程进展到少Y,所以少yAn的处方不对症了。中间发生的原因会很多,你一定要问清楚。当病人进来时,你要问清楚他的症状多久了,开的药要赶快吃,不要等到明天,要跟病人讲清楚。
三十一-2、治法、遗热与热病禁忌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