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倪师注:
h帝问,我听说许多补泻之道,但仍未能了解其JiNg义?
岐伯回答道,泻法必有时机,须其方盛之时用之。如气之方盛,月之方满时,日之方温时,身T不动气定神闲时等,利用呼x1中x1气时入针,再其x1气时而逆气捻针,在待其呼气时而出针。所以泻法,必利用其气盛之时,其邪气乃行,正气方至。补法必待气移动时方可为用补之时机,刺入时必中营血,利用x1气时拔针出来。
因此,非好的时机来临时不用针刺。高明的医师,必知度量病人之T格盛衰,病人T中气血之盛衰,血与气为人的神明所在,人人都须谨慎小心地调养。
课堂笔记:
1.「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当时机气很盛的时候,我们来做泻的手法。以月亮来说,也就是正在满月的时候;以日来说,即天气正温的时候;以身来说,即当病人身T静下来不动气定神闲的时候。
2.「以息方x1而内纳针,乃复候其方x1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病人开始x1气时,我们下针-因为人在x1气时,T内的气充大,你针下去就像在气球上紮个洞,让气往外泻。同样在对方x1气的时候,你去做转针即捻针的泻的手法。等他吐气时,针再出来。
3.所谓泻,就是在x1气时进针,x1气时拈针,吐气时拔针,都是为了让气往外散得更多。我们有加强的手法,例如苍龙摆尾,把针孔摇大,慢慢慢慢出来。
4.「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一定要遇到实症例如所有的巨痛,等到时机才用泻的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